教材建设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教学建设与改革 >> 教材建设 >> 正文

重庆日报报道我校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改革创新模式

发布日期:2025年03月26日 14:28     作者: 教务处保障科     浏览数:    分享到:

    3月26日,重庆日报在“教育观察板块”大篇幅报道了我校“四共强基·一驱强技·四融赋能”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改革创新模式。

       报道指出: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教材创新发展的背景下,我校因势而谋、锐意创新,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,构建了“四共强基·一驱强技·四融赋能”的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模式,打造了一批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、适应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精品教材,形成了具有示范价值的产教融合教材体系,为培养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贡献“重电力量”。

      我校发挥深耕职教教材建设十余年的优势,以“铸魂育人、产教融合、守正创新”为核心理念,以“权威性、前沿性、创新性”为教材建设准则,构建起“产业需求引领-教学标准对接-多维资源支撑-内容体系创新”的立体化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策略,首创“四共强基·一驱强技·四融赋能”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模式,破解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“三脱节”问题,形成“三维一体”精品教材开发路径

      

      依托该模式,我校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与行业创新需求等,在教材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社会培训和对外推广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、重大突破。

  教材建设全国领先,专业影响不断提升。学校以该模式开发的教材获评“十二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5部、“十三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6部、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4部,并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。近5年,团队共开发教材375种,该系列教材共出版发行超百万册。建成国家级课程29门、重庆市级课程65门、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、参与建设国家级资源库子项目16个。

  人才培养成果突出,技能大赛亮剑争锋。学校以该模式开发的特色教材有效应用于人才培养,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501项(一等奖和金牌138项),其中,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1枚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3枚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9项,全国大学生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4项、一等奖1项,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4项、二等奖18项、三等奖22项。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、就业典型经验多次被央视专题报道。在2019—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(高职)大学生竞赛榜单中,位列全国第一。

  社会培训广受认可,助力企业更好发展。学校以该模式开发的教材广泛用于社会培训。近5年,学校承接横向技术研发、服务、咨询及培训项目1073项,111项成果实现转移转化,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83.2万元,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近4亿元。

  对外推广深受欢迎,影响力示范力持续增强。学校以该模式开发的教材被全国792所中高职院校采用,市内外398所院校前来学校交流。在国内学术研讨会上主题发言50余次,单次受众最高达10万余人。新加坡工艺教育局、老挝等8个国家和地区积极与成果完成人合作,极力引进教材和谋求共同开发国际化信息安全专业教材,目前部分教材已在留学生中应用3年。


报道原文网址:https://m.cqrb.cn/cqrb/2025-03/26/007/content_rb_262365.htm


教务处

2025.03.26






上一条:教务处组织参加数字教材建设线上培训
下一条:我校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(第2版)》教材入选学徒制教指委第二批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拟推荐名单

关闭